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

《評論》有AXA分紅保單

看了有人在YAHOO知識上對於AXA的分析,我覺得很可笑!
筆者了解境外業務也超過10年了,雖然名氣不是很大,但是有很多常識是跟「名氣」沒有太多關係的!從參考資料可以得知,他/她應該美國的美X人壽的業務員吧!

再怎麼說AXA香港也是AXA這個大集團的一份子,美X人壽不過就是美國的一家保險公司。如果AXA要發展到全球500大中的第13名的話,多少也要很注意公司的商譽,萬一真的AXA香港出問題,AXA亞太區總部(雪梨)會先想辦法處理,真的還是不行也有AXA總公司(法國)。

但是如果是只有在美國的美X人壽出問題的話,誰會出來處理?德州州政府?美國聯邦政府?這大家稍微想一下也知道,是跟一個大集團旗下的保險公司投保,還是像只有一個國家有據點的保險公司投保比較好?就好比說鴻海集團旗下的一家公司,也會比其他獨資的公司來得好一些吧!

再來,我常常聽到有人說,投保香港境外保單萬一出問題的話,會投訴無門。對於這一點我非常不能苟同。論點如下:

1.所謂的出問題,如果指的是保險公司不理賠。第一:客戶買的是壽險,根據統計,壽險的理賠糾紛是所有險種中最低的,而理賠糾紛的前三大原因,分別是告知不實、事故發生原因認定和除外事項。告知不實是客戶可以自己決定的。壽險是不需要事故發生原因認定,壽險只看有死和沒死而已。而AXA香港的保單條款中只有12個月內自殺是不賠的。試問,如果客戶在投保的時候誠實告知或是做體檢、又沒打算在12個月自殺的話,怎麼會有理賠糾紛呢?這跟是不是共產國家的保險法有什麼關係(何況香港的保險法早在97之前就已經制定,不知道為什麼是共產國家的保險法?)

2.如果是指保單的報酬率的話,其實有很多佐證資料可以證明AXA香港可以很容易的達到建議書上的承諾!第一,在年報中,七成以上的資金是放在債券,債券中有近六成是在公債,四成在公司債,雖然債券價格是會波動的,可是保險公司投資債券機乎都是持有到滿期,很少中途交易的,所以價格因素很小,而且在經濟日報曾經有報導過,歐洲公司過去15年平均報酬率為9%,過去5年也有6-7%,公債都有這樣的報酬率,公司債是不是會更高一些,我有看過1980年發行的30年期美國公債,年利率是12.75%,這樣AXA的投資組合搞不好只靠債券就可以給客戶6%左右的年利率了!其實國內的保險公司(國泰、新光)的海外投資也差不多是6-7%的報酬率,只是受到海外投資上限(45%,以前是35%)和台幣避險成本(約1.5-2.5%)的關係,導致分紅利率大幅縮水,加上台灣的保險公司可以把死差益去補利差損,就算有紅利也不見了!

眼界放開一點,思想轉活一點,不要為了您的私利,一直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,導致國人對境外保單有錯誤的關念。這樣是不好的!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